初中部主持第六次升旗儀式
來源:初中部 作者:許璐 發布日期:2013-11-13 瀏覽次數:6761
秋風徐徐,陽光和煦,縷縷暖意洋溢在校園的每個角落。11月11日上午9點30分,全體師生精神抖擻的聚集到升旗廣場,準備升旗儀式的開始。
本次升旗儀式由八(2)班主持。八(2)班是一個激情澎湃,勇于拼搏的集體;一個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集體。在老師的細心照顧和耐心培育下,學生們艱苦奮斗鉆研學習,展現了世外學子的風采。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音樂,八(2)班三位升旗手護衛著國旗,步履軒昂大步向前來到升旗臺旁。隨即激昂的國歌響起,升旗手莊嚴地拉著升旗繩,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師生們齊唱國歌,歌聲嘹亮,悅耳動聽。國旗迎風飄揚,昭示著世外的發展蒸蒸日上。
儀式之后,副校長何全勝宣布了上一大周十佳班級名單,邵忠德校長為學生頒獎。張小平校助、張永國校助宣讀了第十五屆“語文報杯”全國作文大賽獲獎名單,初中部主任趙宇明,高中部主任吳琪琪為學生頒獎。
本次升旗儀式的主題為“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用感恩教育喚醒了孩子們內心沉睡的愛的巨人,激勵學生奮力拼搏,為世外再添輝煌!
附:八(2)班 郭戎崢同學國旗下的發言
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一切的一切對我們都有恩情!試想一下,假如沒有陽光,沒有雨露,沒有空氣;假如沒有父母的養育,沒有老師的教誨,沒有朋友的幫助,結果會是個什么樣?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作為學生應該懂得什么叫感恩。
第一,對父母的養育應懷有感恩之心。
我們每一個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父母的愛。生育我們的母親,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把我們養大,養育我們的父親用寬厚的肩膀將我們高高托起,讓我們看見外面的世界。為了讓兒女從小根正苗直,父母乃至爺爺奶奶等長輩們真的是全力以赴,精心籌劃,絞盡腦汁,起早摸黑。我們不要去盲目的攀比吃、穿、玩,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我們比一比誰學習刻苦,誰進步明顯;我們比一比誰遵章守紀,誰尊敬師長孝敬長輩;比一比誰的行為習慣文明,不亂丟紙屑甚至自覺主動地撿起校園、教室里的紙屑、垃圾。同學們,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愛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回家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父母分憂解愁,這是報答;向父母輕輕地問聲辛苦,捶捶腿、幫爸媽洗一次腳等等這也是報答。如果連父母的養育之恩也麻木不仁,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
第二點,對老師要有感恩之心。
當今社會,尊重老師已經成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重要表現,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程度。但是,在學校里,有同學上課不遵守紀律隨意講話做小動作,看見老師就象陌生人,連招呼也不知打一下,對老師的教導以及輔導連句“謝謝老師”都不會說的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有些同學還不服從老師的教育。同學們,老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發展中是橋梁、紐帶。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看到我們進步眉飛色舞,看到我們退步愁腸滿腹。我想,不管是班主任,還是其它任課老師或者沒有教過我們的老師,都應該尊重。要學會尊重老師的工作,尊重老師的的勞動,尊重老師的創造。
同學們,感恩是人性善、人性美的反映,中國是個具有感恩優良傳統的國家,同學們要懂得“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真正涵義。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塑造完美的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給父母,把關心留給他人,把愛心獻給社會,把忠心留給祖國,把信心留給自己。
同學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懂得珍惜老師的啟蒙教育之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體會國家、社會和他人的資助之恩……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用行動踐行我們的感恩誓言!
謝謝大家!
秋風徐徐,陽光和煦,縷縷暖意洋溢在校園的每個角落。11月11日上午9點30分,全體師生精神抖擻的聚集到升旗廣場,準備升旗儀式的開始。
本次升旗儀式由八(2)班主持。八(2)班是一個激情澎湃,勇于拼搏的集體;一個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集體。在老師的細心照顧和耐心培育下,學生們艱苦奮斗鉆研學習,展現了世外學子的風采。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音樂,八(2)班三位升旗手護衛著國旗,步履軒昂大步向前來到升旗臺旁。隨即激昂的國歌響起,升旗手莊嚴地拉著升旗繩,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師生們齊唱國歌,歌聲嘹亮,悅耳動聽。國旗迎風飄揚,昭示著世外的發展蒸蒸日上。
儀式之后,副校長何全勝宣布了上一大周十佳班級名單,邵忠德校長為學生頒獎。張小平校助、張永國校助宣讀了第十五屆“語文報杯”全國作文大賽獲獎名單,初中部主任趙宇明,高中部主任吳琪琪為學生頒獎。
本次升旗儀式的主題為“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用感恩教育喚醒了孩子們內心沉睡的愛的巨人,激勵學生奮力拼搏,為世外再添輝煌!
附:八(2)班 郭戎崢同學國旗下的發言
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一切的一切對我們都有恩情!試想一下,假如沒有陽光,沒有雨露,沒有空氣;假如沒有父母的養育,沒有老師的教誨,沒有朋友的幫助,結果會是個什么樣?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作為學生應該懂得什么叫感恩。
第一,對父母的養育應懷有感恩之心。
我們每一個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父母的愛。生育我們的母親,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把我們養大,養育我們的父親用寬厚的肩膀將我們高高托起,讓我們看見外面的世界。為了讓兒女從小根正苗直,父母乃至爺爺奶奶等長輩們真的是全力以赴,精心籌劃,絞盡腦汁,起早摸黑。我們不要去盲目的攀比吃、穿、玩,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我們比一比誰學習刻苦,誰進步明顯;我們比一比誰遵章守紀,誰尊敬師長孝敬長輩;比一比誰的行為習慣文明,不亂丟紙屑甚至自覺主動地撿起校園、教室里的紙屑、垃圾。同學們,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愛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回家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父母分憂解愁,這是報答;向父母輕輕地問聲辛苦,捶捶腿、幫爸媽洗一次腳等等這也是報答。如果連父母的養育之恩也麻木不仁,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
第二點,對老師要有感恩之心。
當今社會,尊重老師已經成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重要表現,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程度。但是,在學校里,有同學上課不遵守紀律隨意講話做小動作,看見老師就象陌生人,連招呼也不知打一下,對老師的教導以及輔導連句“謝謝老師”都不會說的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有些同學還不服從老師的教育。同學們,老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發展中是橋梁、紐帶。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看到我們進步眉飛色舞,看到我們退步愁腸滿腹。我想,不管是班主任,還是其它任課老師或者沒有教過我們的老師,都應該尊重。要學會尊重老師的工作,尊重老師的的勞動,尊重老師的創造。
同學們,感恩是人性善、人性美的反映,中國是個具有感恩優良傳統的國家,同學們要懂得“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真正涵義。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塑造完美的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給父母,把關心留給他人,把愛心獻給社會,把忠心留給祖國,把信心留給自己。
同學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懂得珍惜老師的啟蒙教育之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體會國家、社會和他人的資助之恩……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用行動踐行我們的感恩誓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