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浸潤:世外教師參加IB PYP課程培訓心得
來源:國際小學,幼兒園 作者: 發布日期:2018-11-29 瀏覽次數:5208
國際小學部
1,李梅/Chinese Teacher
時維深秋,11月的第一個周末,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國際部的老師們激情澎湃地享受著為期兩天的PYP 培訓盛宴。
從教12年來,這是我首次接觸PYP 課程。在整個培訓中,我的心理經受了這樣的波瀾起伏,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彷徨與無知;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尋;再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豁然頓悟;更有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動指南!這都得益于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專業培訓機會,也感謝何老師犧牲自己的周末特地從北京趕來給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與PYP 教育理論!
本次培訓讓我最欣喜的是何老師以不同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讓我們一起在探究合作中體驗,感悟,總結,匯報,反思,再循環往復提升對主題的理解,而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是引領者。她教會我們如何去有主題有重點的逆向備課,如何去引導孩子探究與發現,如何評價孩子們學習的成果……同時,老師將理論融入各種活動中去深入淺出的解析。這樣我們既能在親身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又能真正理解相關聯內容,甚至我們還能套用老師給我們設置的八種游戲活動于我們的課堂,這無外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啊!
此次培訓盡管只有兩天,但我卻受益匪淺。我將會和我們國際部的同仁們一起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努力教好每一個學生,為國際部乃至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舒靜/Art Teacher
IB是什么?IB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重要目標,讓學生學會探究式學習為目的的課程,此次培訓讓我更清楚學到如何將這種學習理念與方法帶入我們自己平時的課堂中,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在任何時候都有積極探究的意識。
作為國際學校,我們要開展的是IB課程,或者讓我們的課程與IB課程相融合。而身為教師的我們同時也是IB學習者。作為IB學習者我們需要擁有十種特質:積極探究、堅持原則、知識淵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胸襟開闊、勇于嘗試、及時反思、懂得關愛、全面發展。
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IB課程的大框架,并且知道作為老師,我們要時刻注意大的方向。對于IB課程的開展與融合,我們要做好超學科跨學科以及多學科的開展。
我們在課堂中需要注意什么呢,我們教學內容是什么?我們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我們如何最有效的開展課堂?這是我們作為教師,必須要準確把握的問題。在每節課中,我們都會加入課堂四大要素:知識、概念、技能和行動,并且關注社交、溝通、思考、研究和自我管理這五大技能中的一個;在七大概念中每節課都要涉及到至少一個:形式、功能、原因、變化、聯系、觀點、責任。
在每學期的學習中,我們會用一部分時間去探究一個領域或一個超學科。例如:各文化間融合。各種文化特色。最后我們會將各種元素結合,讓學生們擁有沉浸式的教學學習。
最后,還是非常感謝學校給予的這次培訓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我們會更加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IB老師,讓我們在各個學科不斷創新提高。
國際小學部
1,李梅/Chinese Teacher
時維深秋,11月的第一個周末,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國際部的老師們激情澎湃地享受著為期兩天的PYP 培訓盛宴。
從教12年來,這是我首次接觸PYP 課程。在整個培訓中,我的心理經受了這樣的波瀾起伏,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彷徨與無知;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尋;再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豁然頓悟;更有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動指南!這都得益于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專業培訓機會,也感謝何老師犧牲自己的周末特地從北京趕來給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與PYP 教育理論!
本次培訓讓我最欣喜的是何老師以不同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讓我們一起在探究合作中體驗,感悟,總結,匯報,反思,再循環往復提升對主題的理解,而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是引領者。她教會我們如何去有主題有重點的逆向備課,如何去引導孩子探究與發現,如何評價孩子們學習的成果……同時,老師將理論融入各種活動中去深入淺出的解析。這樣我們既能在親身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又能真正理解相關聯內容,甚至我們還能套用老師給我們設置的八種游戲活動于我們的課堂,這無外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啊!
此次培訓盡管只有兩天,但我卻受益匪淺。我將會和我們國際部的同仁們一起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努力教好每一個學生,為國際部乃至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舒靜/Art Teacher
IB是什么?IB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重要目標,讓學生學會探究式學習為目的的課程,此次培訓讓我更清楚學到如何將這種學習理念與方法帶入我們自己平時的課堂中,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在任何時候都有積極探究的意識。
作為國際學校,我們要開展的是IB課程,或者讓我們的課程與IB課程相融合。而身為教師的我們同時也是IB學習者。作為IB學習者我們需要擁有十種特質:積極探究、堅持原則、知識淵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胸襟開闊、勇于嘗試、及時反思、懂得關愛、全面發展。
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IB課程的大框架,并且知道作為老師,我們要時刻注意大的方向。對于IB課程的開展與融合,我們要做好超學科跨學科以及多學科的開展。
我們在課堂中需要注意什么呢,我們教學內容是什么?我們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我們如何最有效的開展課堂?這是我們作為教師,必須要準確把握的問題。在每節課中,我們都會加入課堂四大要素:知識、概念、技能和行動,并且關注社交、溝通、思考、研究和自我管理這五大技能中的一個;在七大概念中每節課都要涉及到至少一個:形式、功能、原因、變化、聯系、觀點、責任。
在每學期的學習中,我們會用一部分時間去探究一個領域或一個超學科。例如:各文化間融合。各種文化特色。最后我們會將各種元素結合,讓學生們擁有沉浸式的教學學習。
最后,還是非常感謝學校給予的這次培訓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我們會更加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IB老師,讓我們在各個學科不斷創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