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名師談中考】如何提升歷史自主復習的“質”與“量”?
來源: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 作者: 發布日期:2020-05-28 瀏覽次數:3775
中考一天天臨近,九年級同學們進入了緊張的沖刺階段,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初中階段各個學科進行有效的復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5月28日起,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名師談中考”系列推文,每周主推一篇在校名優教師考前指導文章,旨在為廣大考生提供明確的備考思路和方向,助力莘莘學子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獲得佳績!
今天我們來看“名師談中考”系列一:《如何提升歷史自主復習的“質”與“量”》。
汪元
汪元, 畢業于安慶師范大學。目前任教我校九(6)班、九(7)班、九(8)班歷史教學工作。
從事中學歷史教學工作十年以來,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整合,課堂教學獲得多方面好評與肯定,獲得榮譽頗多:2014年獲“合肥市歷史學科優秀教育教學評比二等獎”、2019年獲“合經區歷史學科聚焦課堂三等獎”、2011——2020年間多次榮獲校級“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助理”、“十佳業務骨干”、“歷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教學格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知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強迫不如說服,命令不如自愿,被動不如自動”。距離中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高效引領外,有效的自主復習是學生掌握知識、應對中考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學生充分熟悉理解教材,消化并鞏固老師所教知識點。結合歷史學科的自身特點,我們提出了“調整(心態)、鞏固(基礎)、充實(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針。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自主復習:
一、調整心態
一個平和的心理狀態對于應考十分重要。首先,同學們要放下畏懼心理。歷史學科在中考中是以開卷的形式考察,試卷難度的設置要綜合全體學生的知識水平,需要讓絕大多數初中畢業生通過畢業考試,因此題目一般情況下不會太難。所以同學們要放下畏懼心理,保持良好心態,切勿自亂方寸,影響自己的真實水平。
其次,同學們要正視自己、相信自己。在備考時要根據自己的實力確立目標,對自己的知識水平要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要樹立起自信心,不能因為某一次的歷史模考失利而喪失信心。
二、鞏固基礎
迎接中考,心理因素很重要,但起決定性的還是所掌握的知識。臨近中考,復習要全面,尤其是基礎知識的復習要擺在首位。距離中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同學們在自主復習歷史時要狠抓課本、重視基礎知識,歷史基礎知識是能力之本、變化之基。越是臨近中考越是要抓牢基礎知識,將“應該拿的分”都拿到。鞏固基礎知識的具體措施有二:
首先,少量多次的不間斷學習。必須保證每天持續不斷的學習 ,不可一曝十寒,許多天不學習歷史,將大量的學習內容集中在一兩天突擊完成。
其次 ,要加強熟讀與記憶,夯實基礎知識。特別是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內涵,要全面準確的理解和表述。考慮復習時間的緊張,建議同學們將歷史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記憶,充分利用平時課間、早讀前、睡覺前的零碎時間。
三、 充實薄漏
在掌握基礎知識、鞏固基礎的同時,要充實薄漏,補缺補差。首先,同學們在復習時要做到知識點的整合和遷移。如總結重要的歷史專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儒家思想發展史、國際共產主義發展史等)、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等。其次,要用新的方式聽好老師復習階段的輔導課。復習階段聽老師講課,聽什么?聽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思路,聽歷史知識點的提煉,聽歷史課外知識點的補充,聽專題性的總結。
四、提高能力
即將進入六月,從復習時間上看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沖刺階段復習,在這一階段的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做到能力的提升需注意以下兩方面 :首先,把握熱點與歷史知識的有機聯系。聯系時政熱點,以史為鑒,史為今用,以歷史知識、歷史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聯系起來。其次,有針對性、計劃性的做練習題,一定要講究實效。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教材的重難點和自身的知識盲點進行針對性訓練,力求做到缺什么補什么。
同學們,中考并不可怕,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里,只要大家心態良好、基礎扎實、復習全面,就定會不負青春、不負理想,在火熱的七月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中考一天天臨近,九年級同學們進入了緊張的沖刺階段,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初中階段各個學科進行有效的復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5月28日起,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名師談中考”系列推文,每周主推一篇在校名優教師考前指導文章,旨在為廣大考生提供明確的備考思路和方向,助力莘莘學子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獲得佳績!
今天我們來看“名師談中考”系列一:《如何提升歷史自主復習的“質”與“量”》。
汪元
汪元, 畢業于安慶師范大學。目前任教我校九(6)班、九(7)班、九(8)班歷史教學工作。
從事中學歷史教學工作十年以來,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整合,課堂教學獲得多方面好評與肯定,獲得榮譽頗多:2014年獲“合肥市歷史學科優秀教育教學評比二等獎”、2019年獲“合經區歷史學科聚焦課堂三等獎”、2011——2020年間多次榮獲校級“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助理”、“十佳業務骨干”、“歷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教學格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知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強迫不如說服,命令不如自愿,被動不如自動”。距離中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高效引領外,有效的自主復習是學生掌握知識、應對中考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學生充分熟悉理解教材,消化并鞏固老師所教知識點。結合歷史學科的自身特點,我們提出了“調整(心態)、鞏固(基礎)、充實(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針。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自主復習:
一、調整心態
一個平和的心理狀態對于應考十分重要。首先,同學們要放下畏懼心理。歷史學科在中考中是以開卷的形式考察,試卷難度的設置要綜合全體學生的知識水平,需要讓絕大多數初中畢業生通過畢業考試,因此題目一般情況下不會太難。所以同學們要放下畏懼心理,保持良好心態,切勿自亂方寸,影響自己的真實水平。
其次,同學們要正視自己、相信自己。在備考時要根據自己的實力確立目標,對自己的知識水平要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要樹立起自信心,不能因為某一次的歷史模考失利而喪失信心。
二、鞏固基礎
迎接中考,心理因素很重要,但起決定性的還是所掌握的知識。臨近中考,復習要全面,尤其是基礎知識的復習要擺在首位。距離中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同學們在自主復習歷史時要狠抓課本、重視基礎知識,歷史基礎知識是能力之本、變化之基。越是臨近中考越是要抓牢基礎知識,將“應該拿的分”都拿到。鞏固基礎知識的具體措施有二:
首先,少量多次的不間斷學習。必須保證每天持續不斷的學習 ,不可一曝十寒,許多天不學習歷史,將大量的學習內容集中在一兩天突擊完成。
其次 ,要加強熟讀與記憶,夯實基礎知識。特別是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內涵,要全面準確的理解和表述。考慮復習時間的緊張,建議同學們將歷史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記憶,充分利用平時課間、早讀前、睡覺前的零碎時間。
三、 充實薄漏
在掌握基礎知識、鞏固基礎的同時,要充實薄漏,補缺補差。首先,同學們在復習時要做到知識點的整合和遷移。如總結重要的歷史專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儒家思想發展史、國際共產主義發展史等)、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等。其次,要用新的方式聽好老師復習階段的輔導課。復習階段聽老師講課,聽什么?聽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思路,聽歷史知識點的提煉,聽歷史課外知識點的補充,聽專題性的總結。
四、提高能力
即將進入六月,從復習時間上看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沖刺階段復習,在這一階段的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做到能力的提升需注意以下兩方面 :首先,把握熱點與歷史知識的有機聯系。聯系時政熱點,以史為鑒,史為今用,以歷史知識、歷史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聯系起來。其次,有針對性、計劃性的做練習題,一定要講究實效。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教材的重難點和自身的知識盲點進行針對性訓練,力求做到缺什么補什么。
同學們,中考并不可怕,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里,只要大家心態良好、基礎扎實、復習全面,就定會不負青春、不負理想,在火熱的七月開啟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