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名師談中考】中考前一個月如何高效備考數學?
來源: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 作者: 發布日期:2020-06-08 瀏覽次數:3684
中考一天天臨近,九年級同學們進入了緊張的沖刺階段,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初中階段各個學科進行有效的復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5月28日起,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名師談中考”系列推文,每周主推1-2篇在校名優教師考前指導文章,旨在為廣大考生提供明確的備考思路和方向,助力莘莘學子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獲得佳績!
今天我們來看“名師談中考”系列四:《中考前一個月如何高效備考數學?》
張宇
張宇,任教于我校九(3)班和女子菁英班,畢業于安慶師范大學,目前擔任九年級年級組長。
張宇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以來,歷任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工作始終兢兢業業,認真踏實;上課講求師生互動,風趣幽默而又嚴謹務實,頗受學生歡迎;治班嚴中有愛,和學生亦師亦友,既嚴格管理又注重情感交流;多次獲得“校十佳班主任”、“優秀園丁”、“經開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教育格言: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甘。
中考前一個月如何高效備考數學?
學生篇
九年級前一個月,剛經歷過二模測試,二模的知識面全面覆蓋,難度一般比中考稍大,是對考生全面復習質量的考查和檢測,也是對學生心理的一次“打壓”。 因此,很多學生和家長在思考到底提升的空間有多大,中考是否可以達到目標……一時陷入迷茫。
根據學生反饋,我給出如下的備考建議:
一、專題訓練必不可少
二模考后,學生不要再陷入題海戰術,而是應盡快總結自己出錯的知識點,有目的的進行專題訓練。對自己的掌握不好的試題,要集中時間,多做類似題,強化鞏固,一般題、會做的題、偏題、怪題少做或者干脆不做。
如果不能準確把握薄弱知識點,可以通過綜合習題進行自我檢測,找出專題點強化。
二、發揮綜合練習的作用
綜合練習有熟練考點、查缺補漏的作用。通過做綜合試卷找到小專題的點,設計并強化。
(1)模擬中考氛圍,強調訓練答題速度和正確率
綜合練習需要模擬中考氛圍,明確答題順序、答題速度、答題準確度。中考先答什么題?后答什么題?何時填充答題卡?每個學生都需要形成相對穩定的答卷方式。
(2)沒有完整的作答一整套試卷的時間,就要將試卷拆分進行。
不同的綜合試卷,能力和基礎部分交替進行,切忌總是按照題號順序從前面做,無論做哪一部分都需要限時做。
三、梳理錯題本
梳理錯題本減少失誤和丟分的好辦法。許多考生從初一就準備了跟卷子一樣大的本做錯題本。每次卷子發下來,把卷子和改錯的紙一張張貼起來,長期積累下來,到初三就是最好的資料。考生不要總做新題,有些新題出錯的原因還是舊題當中的錯誤沒有弄明白。另外,放學后要把老師講的要點回家復習、看筆記,老師批改過的、自己改對的題重點看,因為當時改對了再答不一定對,重復丟分的現象很普遍。
四、重溫概念
重溫概念也有助于避免丟分。許多考生對基本概念的學習不重視,容易在選擇、填空題上出錯。在考試中,選擇和填空最后一題都有關于分類、數形結合、找規律等方面的難題,如果學習時對某部分的概念不清,就會影響這些小綜合題的判斷。
五、做對基礎題
數學考試至少有90分是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拿到的。有些考生不認真做自己會做的題,而是把時間花在不會做的題上,比如考試中最后關于幾何的大題,有些考生用1個小時也得不到七八分,而前面近90分的基礎題,在1個小時內就能完成,但容易出現計算錯誤、審題不清等問題。有數學老師曾經在班里做過一項數學考試不該丟的分有多少的統計,結果班里學生平均丟了10分,這說明,許多學生該得的分沒有拿到。其實考得好的學生并不是因為把難題做對了,而是這些不該丟的分都沒丟。
中考前各類“押題卷”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學生要有目的性的取舍,放棄重復且沒有意義的練習。
家長篇
如果說高三是座大山峰,初三只是座小山,然而,即便是小山,爬起來也不容易,更別說這座小山還決定了之后你能爬上什么高度的大山峰。
一句話概括:初中到高中,一峰又一峰,爬過這些峰,未來海闊天空。
讓孩子止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對孩子來說,初三是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因此在這場“中考大戰”的準備階段,孩子的壓力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中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自我壓力
一方面,進入初三,學業壓力明顯增大,從家中的叮囑、老師的教育聲中,孩子們已經明白了中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分流考試、重點高中之爭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的一次重大抉擇,要想進入好的學校,只能靠成績說話。鑒于這兩個原因,孩子們會自加壓力,班級里,每一個孩子都會為自己定一個競爭對手,暗暗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同學比賽。
2 、家庭壓力
孩子壓力的形成和家庭有著直接關系,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期望很大。有的家長總是向孩子灌輸“你是我們家的未來和全部”“我們家的未來就全靠你了”這樣的思想;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考分極為關注,孩子考得好就喜笑顏開,考得不好輕則訓斥,重則動手打。過于嚴肅的家庭氣氛、焦慮的父母也是孩子焦慮情緒滋生的誘因。
3、社會壓力
無法了解社會人才需要的方向,對人才的認識較為片面、單一,認為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就會被社會所不容,于是心里就會產生恐慌感。
4 、心理起伏
因為初三各種大考小考頻繁,成績的起伏很容易因為心理狀態的起伏,成績的不如意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很努力了依然沒有看到進步的跡象,好像拼盡了全力卻還是希望渺茫,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這是最影響初三階段學習的因素。
5、青春期問題集中爆發的高危期
初三是孩子青春問題集中的爆發的高危期,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有時候會讓家長有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在無法教育的情形下,家長選擇了退縮。7-8年級僅是青春期問題的一個醞釀期,而初三則是集中爆發期。
6、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困惑期
孩子升入初三后,由于年齡甚小,社會經驗欠缺,在面臨可能左右自己人生走向的關鍵時刻,孩子們極易陷入困惑中。孩子們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義,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以后的人生就很可能在忙忙碌碌,甚至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如果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就很可能會產生厭學心理,進而失去學習興趣。
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跨越初三這座高峰?
1、做好定位,穩住陣腳
定位,主要是指平時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學校的選擇定位。每個孩子的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綜合復習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階段,孩子們的差距會明顯的區分出來。這時,要做好定位、穩住陣腳,把好方向。家長也是這樣的,如果孩子著急,自我否定,家長要穩住,不要比來比去,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
2、玩學結合,不要壓制過猛
初三的學生,還是處于一個好玩的年齡,雖然他們的學習生活很累很緊張,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是會有強烈的玩耍的欲望的。學習固然重要,但適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是不無裨益的。另外,適度的玩耍也是青春期的孩子較為有效的發泄途徑。
3、與孩子的朋友保持聯系
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點的變化,使得他們喜歡把心事告訴朋友,按他們的話就是“朋友年齡相近,想法也相同”,但這一時期的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還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煩惱和問題,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向朋友傾訴,傾訴完了,他們依然手足無措。因此,如果家長從孩子的朋友著手,與其保持聯系,那么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
4、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勵,不要嘮叨批評;要輕松愉快,不要過分緊張;要重視態度,不要強調分數;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過高。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合理定位,制定“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激勵孩子向著目標奮斗,通過努力實現目標。孩子在實現目標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起信心,這將成為孩子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強大動力。
5、做好家校溝通工作
不要把初三的孩子當成大人,雖然他的年齡增長了、個子長高了,但心智還不成熟,因此還需要家長的幫助。這就要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時刻掌握孩子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個了解孩子情況的渠道在哪里呢?就在老師那里。
中考一天天臨近,九年級同學們進入了緊張的沖刺階段,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初中階段各個學科進行有效的復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5月28日起,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名師談中考”系列推文,每周主推1-2篇在校名優教師考前指導文章,旨在為廣大考生提供明確的備考思路和方向,助力莘莘學子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獲得佳績!
今天我們來看“名師談中考”系列四:《中考前一個月如何高效備考數學?》
張宇
張宇,任教于我校九(3)班和女子菁英班,畢業于安慶師范大學,目前擔任九年級年級組長。
張宇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以來,歷任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工作始終兢兢業業,認真踏實;上課講求師生互動,風趣幽默而又嚴謹務實,頗受學生歡迎;治班嚴中有愛,和學生亦師亦友,既嚴格管理又注重情感交流;多次獲得“校十佳班主任”、“優秀園丁”、“經開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教育格言: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甘。
中考前一個月如何高效備考數學?
學生篇
九年級前一個月,剛經歷過二模測試,二模的知識面全面覆蓋,難度一般比中考稍大,是對考生全面復習質量的考查和檢測,也是對學生心理的一次“打壓”。 因此,很多學生和家長在思考到底提升的空間有多大,中考是否可以達到目標……一時陷入迷茫。
根據學生反饋,我給出如下的備考建議:
一、專題訓練必不可少
二模考后,學生不要再陷入題海戰術,而是應盡快總結自己出錯的知識點,有目的的進行專題訓練。對自己的掌握不好的試題,要集中時間,多做類似題,強化鞏固,一般題、會做的題、偏題、怪題少做或者干脆不做。
如果不能準確把握薄弱知識點,可以通過綜合習題進行自我檢測,找出專題點強化。
二、發揮綜合練習的作用
綜合練習有熟練考點、查缺補漏的作用。通過做綜合試卷找到小專題的點,設計并強化。
(1)模擬中考氛圍,強調訓練答題速度和正確率
綜合練習需要模擬中考氛圍,明確答題順序、答題速度、答題準確度。中考先答什么題?后答什么題?何時填充答題卡?每個學生都需要形成相對穩定的答卷方式。
(2)沒有完整的作答一整套試卷的時間,就要將試卷拆分進行。
不同的綜合試卷,能力和基礎部分交替進行,切忌總是按照題號順序從前面做,無論做哪一部分都需要限時做。
三、梳理錯題本
梳理錯題本減少失誤和丟分的好辦法。許多考生從初一就準備了跟卷子一樣大的本做錯題本。每次卷子發下來,把卷子和改錯的紙一張張貼起來,長期積累下來,到初三就是最好的資料。考生不要總做新題,有些新題出錯的原因還是舊題當中的錯誤沒有弄明白。另外,放學后要把老師講的要點回家復習、看筆記,老師批改過的、自己改對的題重點看,因為當時改對了再答不一定對,重復丟分的現象很普遍。
四、重溫概念
重溫概念也有助于避免丟分。許多考生對基本概念的學習不重視,容易在選擇、填空題上出錯。在考試中,選擇和填空最后一題都有關于分類、數形結合、找規律等方面的難題,如果學習時對某部分的概念不清,就會影響這些小綜合題的判斷。
五、做對基礎題
數學考試至少有90分是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拿到的。有些考生不認真做自己會做的題,而是把時間花在不會做的題上,比如考試中最后關于幾何的大題,有些考生用1個小時也得不到七八分,而前面近90分的基礎題,在1個小時內就能完成,但容易出現計算錯誤、審題不清等問題。有數學老師曾經在班里做過一項數學考試不該丟的分有多少的統計,結果班里學生平均丟了10分,這說明,許多學生該得的分沒有拿到。其實考得好的學生并不是因為把難題做對了,而是這些不該丟的分都沒丟。
中考前各類“押題卷”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學生要有目的性的取舍,放棄重復且沒有意義的練習。
家長篇
如果說高三是座大山峰,初三只是座小山,然而,即便是小山,爬起來也不容易,更別說這座小山還決定了之后你能爬上什么高度的大山峰。
一句話概括:初中到高中,一峰又一峰,爬過這些峰,未來海闊天空。
讓孩子止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對孩子來說,初三是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因此在這場“中考大戰”的準備階段,孩子的壓力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中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自我壓力
一方面,進入初三,學業壓力明顯增大,從家中的叮囑、老師的教育聲中,孩子們已經明白了中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分流考試、重點高中之爭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的一次重大抉擇,要想進入好的學校,只能靠成績說話。鑒于這兩個原因,孩子們會自加壓力,班級里,每一個孩子都會為自己定一個競爭對手,暗暗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同學比賽。
2 、家庭壓力
孩子壓力的形成和家庭有著直接關系,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期望很大。有的家長總是向孩子灌輸“你是我們家的未來和全部”“我們家的未來就全靠你了”這樣的思想;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考分極為關注,孩子考得好就喜笑顏開,考得不好輕則訓斥,重則動手打。過于嚴肅的家庭氣氛、焦慮的父母也是孩子焦慮情緒滋生的誘因。
3、社會壓力
無法了解社會人才需要的方向,對人才的認識較為片面、單一,認為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就會被社會所不容,于是心里就會產生恐慌感。
4 、心理起伏
因為初三各種大考小考頻繁,成績的起伏很容易因為心理狀態的起伏,成績的不如意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很努力了依然沒有看到進步的跡象,好像拼盡了全力卻還是希望渺茫,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這是最影響初三階段學習的因素。
5、青春期問題集中爆發的高危期
初三是孩子青春問題集中的爆發的高危期,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有時候會讓家長有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在無法教育的情形下,家長選擇了退縮。7-8年級僅是青春期問題的一個醞釀期,而初三則是集中爆發期。
6、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困惑期
孩子升入初三后,由于年齡甚小,社會經驗欠缺,在面臨可能左右自己人生走向的關鍵時刻,孩子們極易陷入困惑中。孩子們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義,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以后的人生就很可能在忙忙碌碌,甚至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如果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就很可能會產生厭學心理,進而失去學習興趣。
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跨越初三這座高峰?
1、做好定位,穩住陣腳
定位,主要是指平時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學校的選擇定位。每個孩子的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綜合復習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階段,孩子們的差距會明顯的區分出來。這時,要做好定位、穩住陣腳,把好方向。家長也是這樣的,如果孩子著急,自我否定,家長要穩住,不要比來比去,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
2、玩學結合,不要壓制過猛
初三的學生,還是處于一個好玩的年齡,雖然他們的學習生活很累很緊張,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是會有強烈的玩耍的欲望的。學習固然重要,但適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是不無裨益的。另外,適度的玩耍也是青春期的孩子較為有效的發泄途徑。
3、與孩子的朋友保持聯系
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點的變化,使得他們喜歡把心事告訴朋友,按他們的話就是“朋友年齡相近,想法也相同”,但這一時期的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還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煩惱和問題,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向朋友傾訴,傾訴完了,他們依然手足無措。因此,如果家長從孩子的朋友著手,與其保持聯系,那么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
4、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勵,不要嘮叨批評;要輕松愉快,不要過分緊張;要重視態度,不要強調分數;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過高。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合理定位,制定“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激勵孩子向著目標奮斗,通過努力實現目標。孩子在實現目標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起信心,這將成為孩子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強大動力。
5、做好家校溝通工作
不要把初三的孩子當成大人,雖然他的年齡增長了、個子長高了,但心智還不成熟,因此還需要家長的幫助。這就要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時刻掌握孩子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個了解孩子情況的渠道在哪里呢?就在老師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