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藝術班赴呈坎寫生報道——師生暢游呈坎鎮 主客閑聊徽州人
來源:高中部 作者:王恒 發布日期:2016-07-06 瀏覽次數:4395
第二章 師生暢游呈坎鎮 主客閑聊徽州人
話說闖進來的這位老師,雖然嗓門很大,但實則為嬌小玲瓏女子一枚,姓包,雙字芝霞,現任高中部美術老師,從事專職美術教學久矣,功底深厚,教風嚴謹。包老師平日里溫和可掬,執教時卻是嚴字當頭,由不得絲毫隨意,世外人稱“鐵面包”。黃公山人有一七絕單道其人,詩曰:桃面春風威不露,秋波含笑有冰霜。丹青入畫龍飛去,卻是毫彤玉手翻。
俯瞰呈坎
嚴師威儀,學生唯服。一干人等迅速集合,隨著導游入景區參觀選點,為寫生做準備。導游是一位黝黑中等身材年輕人,操一口黃山普通話,遂被戲稱為“黃普軍官”。
“黃普軍官”帶路,口中念念不休,職業性的語調和說詞并不能引發師生們的興趣,相反,呈坎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九曲通幽的布局使得眾人驚嘆不止。
此地原名龍溪,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建村已有1800多年,宋之大儒朱熹贊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整個村落依山傍水,按八卦圖主四卦布局形成。有河名曰龍溪,宛如玉帶,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此村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八卦布局。近兩千年來,人才輩出,名家不斷,堪稱風水寶地。
眾人穿荷池,過石橋,恰逢驟雨初歇,池水微漲。人行池中路,風吹葉底波;漣漪輕蕩,始覺有蛙水中入,雨露乍開,不是無風荷間來;碧葉連連,幾支紅蓮點綴,蓮蓬朵朵,三兩墨蜓徘徊;看得師生們駐足難行,連贊不覺。真可謂:好山好水好美處,清荷清風清爽時!
七拐八拐,便是巷道溝通,蜿蜒曲折。或巷深無路處,更有好人家;或小溪靜流菜畦地,高墻斑駁板木門;此處古建筑匯集了徽派不同風格的亭、臺、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工藝精湛巧奪天工的石雕、磚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藝術體現的淋漓盡致,為古徽之最。
在一處人家墻壁,張貼一張紅紙,上書幾排字句,且為古式豎排。仔細看來,其中內容記為此家嫁女,某日至某日,連擺三天流水宴,需要村人相助,鍋碗瓢盆,桌椅板凳、迎來送往、錢物掌記、煙酒茶水等等,均安排某人負責某事。
眾師生歇息,各自購買飲料,與店主攀談紅紙所書之事。店主告知,此地人依水而居,人多地少,又是偏僻之處,如有大事,舉全家之力,難以為繼,少不得抱團取暖,一家有事,全村相幫,久之,遂成互助互幫之風俗。此也為徽州民風淳樸、人心善良一佐證也。
聽罷店主之言,眾人不覺嘖嘖有贊。世風日下,皆以名利來往,有此習俗,可謂出淤泥而不染。此番寫生,不僅要有畫技提高,亦應有道德之洗滌。
走出景區,便是龍溪河。未見其身,便聞水聲,波濤洶涌,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下;兩岸草木蔥蘢,青磚白墻,漸行漸遠,沒入八荒,再遠處,山踞虎豹,水走龍蛇,一片蒼茫!師生們站在高處,放眼望去,真可謂:十萬里山河風雨后,五千年歲月眉梢前!
這以后幾天如何寫生?欲知后事如何,切聽下回分解。
第二章 師生暢游呈坎鎮 主客閑聊徽州人
話說闖進來的這位老師,雖然嗓門很大,但實則為嬌小玲瓏女子一枚,姓包,雙字芝霞,現任高中部美術老師,從事專職美術教學久矣,功底深厚,教風嚴謹。包老師平日里溫和可掬,執教時卻是嚴字當頭,由不得絲毫隨意,世外人稱“鐵面包”。黃公山人有一七絕單道其人,詩曰:桃面春風威不露,秋波含笑有冰霜。丹青入畫龍飛去,卻是毫彤玉手翻。
俯瞰呈坎
嚴師威儀,學生唯服。一干人等迅速集合,隨著導游入景區參觀選點,為寫生做準備。導游是一位黝黑中等身材年輕人,操一口黃山普通話,遂被戲稱為“黃普軍官”。
“黃普軍官”帶路,口中念念不休,職業性的語調和說詞并不能引發師生們的興趣,相反,呈坎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九曲通幽的布局使得眾人驚嘆不止。
此地原名龍溪,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建村已有1800多年,宋之大儒朱熹贊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整個村落依山傍水,按八卦圖主四卦布局形成。有河名曰龍溪,宛如玉帶,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此村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八卦布局。近兩千年來,人才輩出,名家不斷,堪稱風水寶地。
眾人穿荷池,過石橋,恰逢驟雨初歇,池水微漲。人行池中路,風吹葉底波;漣漪輕蕩,始覺有蛙水中入,雨露乍開,不是無風荷間來;碧葉連連,幾支紅蓮點綴,蓮蓬朵朵,三兩墨蜓徘徊;看得師生們駐足難行,連贊不覺。真可謂:好山好水好美處,清荷清風清爽時!
七拐八拐,便是巷道溝通,蜿蜒曲折。或巷深無路處,更有好人家;或小溪靜流菜畦地,高墻斑駁板木門;此處古建筑匯集了徽派不同風格的亭、臺、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工藝精湛巧奪天工的石雕、磚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藝術體現的淋漓盡致,為古徽之最。
在一處人家墻壁,張貼一張紅紙,上書幾排字句,且為古式豎排。仔細看來,其中內容記為此家嫁女,某日至某日,連擺三天流水宴,需要村人相助,鍋碗瓢盆,桌椅板凳、迎來送往、錢物掌記、煙酒茶水等等,均安排某人負責某事。
眾師生歇息,各自購買飲料,與店主攀談紅紙所書之事。店主告知,此地人依水而居,人多地少,又是偏僻之處,如有大事,舉全家之力,難以為繼,少不得抱團取暖,一家有事,全村相幫,久之,遂成互助互幫之風俗。此也為徽州民風淳樸、人心善良一佐證也。
聽罷店主之言,眾人不覺嘖嘖有贊。世風日下,皆以名利來往,有此習俗,可謂出淤泥而不染。此番寫生,不僅要有畫技提高,亦應有道德之洗滌。
走出景區,便是龍溪河。未見其身,便聞水聲,波濤洶涌,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下;兩岸草木蔥蘢,青磚白墻,漸行漸遠,沒入八荒,再遠處,山踞虎豹,水走龍蛇,一片蒼茫!師生們站在高處,放眼望去,真可謂:十萬里山河風雨后,五千年歲月眉梢前!
這以后幾天如何寫生?欲知后事如何,切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