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名師談中考 | 拼搏今朝,收獲六月
來源: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 作者: 發布日期:2022-05-19 瀏覽次數:6822
時光如梭,隨著中考的臨近,在最后一個月的關鍵期,同學們該如何做好沖刺階段的復習迎考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袁晶晶老師結合多年經驗,向考生和家長們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袁晶晶 初中數學教師
教師簡歷 ?
袁晶晶,中共黨員, 數學統計專業, 骨干教師。
自2014年參加工作以來,歷任班主任,并一直擔任初中數學學科教學工作,所帶班級教學成績優異,有較豐富的畢業班教學經驗。
曾榮獲“優秀黨員”、并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等稱號。
教育格言 ?
把機會讓給學生,把精彩留給學生,把掌聲送給學生,把期望帶給學生。
學生需要做的事
一.回歸課本,夯實基礎知識
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復習的重中之重。
回歸課本,要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穩扎穩打,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
復習課的內容多、時間緊,要提高復習效率,必須使自己的思維節奏與老師的思維節奏同步。而預習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沒有預習,聽老師講課,會感到老師講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師講的重點;而預習了之后,再聽老師講課,就會在記憶上對老師講的內容有所取舍,把重點放在自己還未掌握到位的內容上,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抓住關鍵,不以題量論英雄
數學備考要保周全,需做大量的題,但如果僅靠盲目追求題量,效果也未必好。“不可以題量論英雄”,題海戰術,有時候往往會導致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同學們要提升練題的效率。做題的目的在于檢測所學的知識點、方法是否掌握得當,因此,備考沖刺段的練習一定要有針對性,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復習中,所謂突出重點,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點知識,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識,突出數學思想與解題方法,由此探索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一題多用之法,且要運用規范的代數和幾何語言進行答題練習。
三.提高興趣,克服“高原現象”
“高原現象”在數學學科的沖刺復習階段往往表現得十分明顯。老師平時授新課,新鮮有趣,而到了尾聲時的復習時段,要重復強調已學的內容,有的同學會覺得單調、枯燥無味。針對這種情況,同學們一方面要從思想上提高對復習課的認識,積極主動地調整復習心態;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復習的積極性,例如制訂新的復習計劃,采用靈活的復習方法,抓住新穎有趣的內容和習題,將知識串連起來,使考點條理化、清晰化呈現等。
四.提升效率,勤于動腦動手
此時段復習課一般主要有兩種形式:考點復習課和評講復習課。進入沖刺備考復習階段,遇到未掌握好的舊知識,要立即進行補缺,以杜絕失分或降低失分風險。在課后,要主動將自己理解后的知識與老師的課堂要點進行比較,認真體會問題的思路、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舉一反三,以求牢固掌握。
五.細致審題,嚴謹規范作答
在這一點上,部分同學自我感覺良好,平時做題不注重規范解題,作答不嚴謹,認為在中考考場上可以做到周全,實際上這些同學到了考場上常會出現心理性錯誤,導致“會而不對”,或是為了保證正確率,疏漏了解題規范度,影響整體得分。這些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解決,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努力改正。“會而不對”是初三數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問題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平時同學們總歸結于粗心,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在沖刺的一個月里嚴格要求自己,全力克服,以確保走出考場時不留遺憾。
六.錯題梳理,堅持歸納缺漏
平時老師建議或要求同學們建立一個錯題本,將平時做錯的題目整理好,在上面寫上評析和做錯的原因,每過一段時間把“錯題筆記”拿出來看一看,以查漏補缺、反思總結。在這一個月的沖刺備考時間里,更要繼續堅持以上行為習慣,將易錯點梳理歸納起來,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鞏固。堅持到底,必然奏效。
在最后沖刺階段,學生需保持良好的心態,學習上自己把握好節奏。在此過程中,作為父母也要理解和支持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供各位家長參考:
家長需要做的事
一.同理心,多做鼓勵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為學習付出的努力,理解孩子的苦和累。當孩子因疲勞聽聽音樂、出去散散步或是給同學電話等,家長都要表示理解,這都是孩子調節情緒和緩解壓力的方法。不可一看到孩子休息就緊張。家長要以同理心去體察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勵,孩子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更加感激家長的善解人意。
二.平常心,緩沖壓力
越臨近中考,家長越要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中考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遇到的一種經歷,不要讓中考干擾自己和孩子的心境。孩子平時生活起居如何,如今照常進行。家長的這份平常心有利于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在中考中得以正常發揮。
三.關愛心,做好保障
臨近中考,孩子的學習節奏加快,壓力加大,大腦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讓孩子吃好、休息好是一種身體上的支持。可選擇一些既清淡又營養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食品,有助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同時讓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可以熬些薏米粥、銀耳蓮子湯等,適量放一些糖,既美味又營養。注重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醒孩子調節好 “生物鐘”,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在校住宿的同學來說,學校生活部會合理安排;對于部分走讀的同學來說,需要家長們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四.穩情緒,以靜制動
考試前,學生們容易受到一些小道消息的干擾,這些消息會加重考生們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們跟家長談論這些問題,希望家長們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學會屏蔽喧囂而雜亂的信息,靜靜地思考、靜靜地練習,正常作息、適度休閑。
不松懈,謹防目標遺失;
不苛求,謹防“目的顫抖"。
踏踏實實地在最后一個月里備戰中考!
預祝所有考生備考順利,
中考圓夢!
撰稿:袁晶晶
初審:吳玫瑰
復審:周丹
終審:張年華
時光如梭,隨著中考的臨近,在最后一個月的關鍵期,同學們該如何做好沖刺階段的復習迎考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袁晶晶老師結合多年經驗,向考生和家長們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袁晶晶 初中數學教師
教師簡歷 ?
袁晶晶,中共黨員, 數學統計專業, 骨干教師。
自2014年參加工作以來,歷任班主任,并一直擔任初中數學學科教學工作,所帶班級教學成績優異,有較豐富的畢業班教學經驗。
曾榮獲“優秀黨員”、并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等稱號。
教育格言 ?
把機會讓給學生,把精彩留給學生,把掌聲送給學生,把期望帶給學生。
學生需要做的事
一.回歸課本,夯實基礎知識
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復習的重中之重。
回歸課本,要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穩扎穩打,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
復習課的內容多、時間緊,要提高復習效率,必須使自己的思維節奏與老師的思維節奏同步。而預習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沒有預習,聽老師講課,會感到老師講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師講的重點;而預習了之后,再聽老師講課,就會在記憶上對老師講的內容有所取舍,把重點放在自己還未掌握到位的內容上,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抓住關鍵,不以題量論英雄
數學備考要保周全,需做大量的題,但如果僅靠盲目追求題量,效果也未必好。“不可以題量論英雄”,題海戰術,有時候往往會導致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同學們要提升練題的效率。做題的目的在于檢測所學的知識點、方法是否掌握得當,因此,備考沖刺段的練習一定要有針對性,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復習中,所謂突出重點,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點知識,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識,突出數學思想與解題方法,由此探索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一題多用之法,且要運用規范的代數和幾何語言進行答題練習。
三.提高興趣,克服“高原現象”
“高原現象”在數學學科的沖刺復習階段往往表現得十分明顯。老師平時授新課,新鮮有趣,而到了尾聲時的復習時段,要重復強調已學的內容,有的同學會覺得單調、枯燥無味。針對這種情況,同學們一方面要從思想上提高對復習課的認識,積極主動地調整復習心態;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復習的積極性,例如制訂新的復習計劃,采用靈活的復習方法,抓住新穎有趣的內容和習題,將知識串連起來,使考點條理化、清晰化呈現等。
四.提升效率,勤于動腦動手
此時段復習課一般主要有兩種形式:考點復習課和評講復習課。進入沖刺備考復習階段,遇到未掌握好的舊知識,要立即進行補缺,以杜絕失分或降低失分風險。在課后,要主動將自己理解后的知識與老師的課堂要點進行比較,認真體會問題的思路、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舉一反三,以求牢固掌握。
五.細致審題,嚴謹規范作答
在這一點上,部分同學自我感覺良好,平時做題不注重規范解題,作答不嚴謹,認為在中考考場上可以做到周全,實際上這些同學到了考場上常會出現心理性錯誤,導致“會而不對”,或是為了保證正確率,疏漏了解題規范度,影響整體得分。這些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解決,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努力改正。“會而不對”是初三數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問題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平時同學們總歸結于粗心,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在沖刺的一個月里嚴格要求自己,全力克服,以確保走出考場時不留遺憾。
六.錯題梳理,堅持歸納缺漏
平時老師建議或要求同學們建立一個錯題本,將平時做錯的題目整理好,在上面寫上評析和做錯的原因,每過一段時間把“錯題筆記”拿出來看一看,以查漏補缺、反思總結。在這一個月的沖刺備考時間里,更要繼續堅持以上行為習慣,將易錯點梳理歸納起來,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鞏固。堅持到底,必然奏效。
在最后沖刺階段,學生需保持良好的心態,學習上自己把握好節奏。在此過程中,作為父母也要理解和支持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供各位家長參考:
家長需要做的事
一.同理心,多做鼓勵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為學習付出的努力,理解孩子的苦和累。當孩子因疲勞聽聽音樂、出去散散步或是給同學電話等,家長都要表示理解,這都是孩子調節情緒和緩解壓力的方法。不可一看到孩子休息就緊張。家長要以同理心去體察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勵,孩子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更加感激家長的善解人意。
二.平常心,緩沖壓力
越臨近中考,家長越要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中考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遇到的一種經歷,不要讓中考干擾自己和孩子的心境。孩子平時生活起居如何,如今照常進行。家長的這份平常心有利于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在中考中得以正常發揮。
三.關愛心,做好保障
臨近中考,孩子的學習節奏加快,壓力加大,大腦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讓孩子吃好、休息好是一種身體上的支持。可選擇一些既清淡又營養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食品,有助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同時讓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可以熬些薏米粥、銀耳蓮子湯等,適量放一些糖,既美味又營養。注重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醒孩子調節好 “生物鐘”,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在校住宿的同學來說,學校生活部會合理安排;對于部分走讀的同學來說,需要家長們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四.穩情緒,以靜制動
考試前,學生們容易受到一些小道消息的干擾,這些消息會加重考生們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們跟家長談論這些問題,希望家長們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學會屏蔽喧囂而雜亂的信息,靜靜地思考、靜靜地練習,正常作息、適度休閑。
不松懈,謹防目標遺失;
不苛求,謹防“目的顫抖"。
踏踏實實地在最后一個月里備戰中考!
預祝所有考生備考順利,
中考圓夢!
撰稿:袁晶晶
初審:吳玫瑰
復審:周丹
終審:張年華
- 上一篇:勞動教育 | 又是一年枇杷黃 師生同樂制作忙
- 下一篇:母校記憶 | 我眼中的你